每个人的梦想不同,有的孩子愿意去继承父母的梦想,将他们没完成的去完成,好给予他们慰藉跟圆满。
有的孩子则对父母的梦想完全不感兴趣,他会有自己特别的梦想。
作为父母要学会的是尊重孩子,并给与他自由。
父母能给与孩子的是大方向上的人生经验,因为这是通用的。
而除此之外,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也不能说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这就跟强迫植物跟动物按照人为意愿生长一样。
自然自然,就是要让一切都自由生长,这样才会形成自然和谐的世界。
但人类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主宰者,想要改变一切,让所有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孩子们也是如此,有的孩子青春期就没什么症状,就是因为他家一直给与他自由,他自然不需要来叛逆。
而有的孩子则相当的叛逆,而这就是家里之前管教太严。
郝亮在初二时,无论**怎么说怎么闹,就是不再练琴了,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家里的钢琴给砸了。
**为此气的不行,母子俩的关系也因此而破裂。
陆诗诗去调结过,但**一句话都听不进去,倒是郝亮的爸爸还算通情达理,不过却并不是一个好男人。
因为陆诗诗曾在街上见到郝亮的爸爸跟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很亲密,而那女人并不是郝亮的妈妈。
别看他表现的不错,但郝亮妈妈之所以对郝亮管的那么严,对他寄托了厚望,应该也是郝亮爸爸属于那种诈尸式育儿。
平常家里什么事都不管,郝亮的情况他也不在意。
若是郝亮很优秀,他就会将功劳拦在自己身上,什么“我的种”、“不愧是我xx的儿子,像我”。
而一旦郝亮出了什么事,或者犯了什么错,就是都怨**,**没教育好,**惯的。
孩子们也是如此,很多人都看似跟爸爸的关系更好,因为爸爸不会怎么管他,而妈妈总是管他这个,不准他那个,还老唠叨,让人觉得烦。
陆诗诗去跟郝亮说了这个问题,也去劝郝亮妈妈,如果自己喜欢钢琴,那为什么自己不去学,自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郝亮妈妈刚开始比较抗拒,但后来她想通了。
本来她自己考上了大学,还是个医生,按起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