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带着宁青筠、秦小壳在大草原里逗留了三天,巡视检查了十几个小村子的助学情况。
三人在这些村子里都受到了隆重而热烈的欢迎,不少村子听闻三人到来,都是携老扶幼地冒着依然凛冽的寒风到村口相迎。
人心都是肉做的,秦克和宁青筠的“青柠助学基金会”无私地捐资助学,只为替这里上学艰难的孩子们解决就近上学的问题。何况今年冬天还捐助了大量的物资,帮助村子里度过了历史上最难熬的冬季,此外还研究出“特种御寒II型”冬小麦,使得他们这样严酷的冬天也不至于断了生计,今年六七月时估计能有好收成。
种种恩惠加起来就是还不了的大人情,对于这些村子的穷困人家来说,简直恨不得将心窝子掏出来报答一二,所以不少人都是全家老少伏在冰冷的地上,以大草原上最隆重的礼节向他们行大礼。
青柠助学基金会的秘书长霍宝燕在第一个村子与秦克等人汇合后,也全程陪着一起到这些村落里走动,加上有熟悉这里习俗的娜木罕,才使得秦克三人不至于在面对村民们的大礼时手忙脚乱。
霍宝燕也向秦克和宁青筠报告着这一年来的助学成果以及经验:
“这些村子的贫困落后,归根到底是交通不便、村子里也没什么特产,没矿藏资源,土地贫瘠,而且水源也不丰富。所以我们这边已向理事会提了申请,第一条就是帮着这些村子将原本坑坑洼洼的村道扩建修好,通往最近的乡镇,再推广种植咱们‘青柠’系列的新型作物,总得让村子里的生活有所好转,才能保证孩子们不用跟着大人为家里的温饱发愁进而辍学,也能使得来支教的老师们过上稍好点的生活。所以今年大草原这边的捐助金额会比去年翻上两三倍……”
秦克欣慰道:“霍姐你做得很好,这些事换了我和青筠来做可得抓瞎了。你就按着这个思路继续推广,最好形成经典的案例、固定的流程规范,让所有助学项目都尽可能地按着这个模式来。不要怕多花钱,助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们有地方上学念书、有改变未来生活的希望,也要让他们以及老师们能安心地呆在建起来的学校里,真正地好好学习。”
学校最重要的元素不是教学楼办公室,而是“老师”和“学生”。
老师基本上都是青柠助学基金会从各地师范大学里招收的年轻支教老师,工资也由青柠助学基金会支付,基本上不会低于大城市正常新入职教师的收入,并且通过书面承诺,只要在三年里表现合格,都会在期满后安排到他们心仪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