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回响在夏国上空的热烈掌声(1 / 6)

夏国历史悠久,礼仪早有定规,对于座位的安排更是很有讲究,例如“以右为上”、“居中为上”、“前排为上”等等,可以说,什么人坐什么位置,都早已约定成俗。

一场会议,只要看座位的安排,你就能知道谁是最尊贵的贵客,谁是最大的领导。

像是国家科技大奖颁奖大会(也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样最高规格的大型会议,座位的安排更是不能出现任何的错漏,估计座位名单都是反复讨论过才定下来的。

正因为不可能出错、正因为非常正规,所以当看到秦克和宁青筠居然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最中间区域时,绝大多数人都难掩心中的震惊。

第一排最中间区域只有七个座位,往往是科学院的院长和工程院的院长、副院长们坐的——当然,过去也曾有钱老、袁老等屈指可数为国家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坐过这样的区域。

现在秦克和宁青筠就坐在这个区域了!

尽管谁也不能否认这两位最年轻的院士在沙漠红薯、计算种子学、咸水淡化乃至物理、数学等方向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这些成果也对国家有巨大而积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他们的成就已可以媲美这些伟大的老一辈科学家了,可……他们才二十三四岁啊!

要知道当年钱老、袁老、邓老等科研老元勋坐这个区域时,已是年近七旬甚至是八旬的高龄了!

虽然不是说年纪越大贡献越大,但年纪确实意味着资历,意味着身份,意味着人脉,意味着成就的“盖棺论定”。

秦克和宁青筠还有几十年的科研生涯啊,这么早就安排他们坐到这个位置,合适吗?

而且能坐到这个位置,是不是意味着本届的重磅大奖……

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虽然谁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说出些不合时宜的酸话怪话,但确实有部分老学究、老科学家,看到年纪比自己孙子也大不了多少的秦克、宁青筠坐到了那个他们毕生追求而不可得的最耀眼位置,心里酸溜溜的极不是滋味。

但对于那些相对年轻的、更为正直的科学家和学者们来说,则真诚地为国家的魄力而击节称赞,尤其是想到去年年初,秦克和宁青筠以二十三岁的年纪,破天荒地打破所谓的资历限制,一跃而成为“夏国厄尔尼诺防灾应对指挥中心”技术总顾问,指挥全国的防旱抗灾工作,并表现出色,为国家和民众起码挽回了上万亿的生命财产损失。光是冲着这份贡献,在今天的大会上给予他俩如此隆重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