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说是先有病,还是先有药?”
教室里鸦雀无声,柳老师怎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可是没有一个人敢站起来回答问题。
“没有人回答吗?”柳平满眼笑意。
王梦雪站身,回答道:“老师,我认为应该是先有病,然后才有治病的药物。”
“请坐。”
柳平看着王梦雪,“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你的话是对的。
发现一种疾病,医生乃至医学专家,就会拼命寻找治病的药物。
从自然界的角度来说,不论有没有疾病的存在,能够治病的药物,总是生长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停了几秒,柳平继续说道:“刚才的女同学说,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这话没毛病,但这句话更多的侧重对未知药物的试验,对于已知的药物,我们怎么办?
中医医生所开的药方,或许你们认为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拿来用就可了。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谁知道为什么吗?”
教室里再次肃静无声,没有学生站起来。
解铭康和卢键华静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都若有所思。
柳平知道,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们需要时间理解,也没在意,继续说道:
“同一张药方,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开出的药量不会完全相同,是因为不同的医生对药物的熟悉程度不同,对药物的药理理解程度也就不同,开出的方子也就不同。
这是中医强调一人一方的原因。”
启发式教学!
由点及面。
解铭康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不过短时间内,学生们想要理解柳平的话,有一定难度。
“考核的时候,有好几名学生背诵了本草纲目,谁能说说对本草纲目的理解。”柳平笑着问道。
“老师,我可以回答吗?”蔡智举起手,站了起来。
“当然可以。”柳平笑着点头。
“本草纲目分门别类,详细记录了各种药材的形状,药效以及副作用。”
“可以了,坐吧。”
柳平点点头,示意蔡智坐下。
“药理,简单的说,就是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以及人服用药物以后的反应。
今天跟你们讲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你们,作为医生,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探索。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