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既空降又插队(1 / 4)

扭头一看,一个眉毛粗重、发际线后移的男人走了进来。

许旭不认识这个人,但旁边几个编辑主动问好的声音,已然说明了来者的身份。

正是老杜信封上曾经闻名、但是不曾见过面的《十月》常务副主编,陈东杰。

面对领导发问,地中海编辑笑着道:“这不是您之前交代留意的许旭同志来了么,我们正在看他带来的这个稿子,过去那些年代的画面感扑面而来,确实写得生动、有思想,够味儿!”ъΙQǐkU.йEτ

哦?

陈东杰刚走进来的一刻,第一眼就留意到编辑室里许旭这个陌生的身影。

听着手底下这些眼光很高的编辑如此夸赞,在此前杜家福的信中,已经对《无悔追踪》这个故事有大致了解的陈东杰,伸手道:“给我看看!”

穿着荷花裙的知性女编辑有些不舍的把手上这第一册手稿递给陈东杰,她正在过着眼瘾呢,但常务发话要稿子,官大一级压死人。

而旁边,地中海编辑却是陡然意识到,陈常务这话里透着的意思显然是此前他没看过稿子的。

那他之前怎么这么的指名道姓要留意一个人送稿过来呢?

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有人向陈常务推荐了这个年轻人!

得出这一个结论,不是地中海编辑的妄断,而是在他平常与一些圈内好友的往来通信中,有时也会提到出现了哪些新锐作家。

推己及人,也就是说,这是有人向陈常务进行了同行推荐。

所谓高度决定朋友圈,能够向陈副主编这样一个《十月》常务副主编推人,咖位定然是小不了。

地中海瞅向许旭,嘿,倒是没看出来这年轻人背后也是有人的。

好的故事,令人爱不释手。

陈东杰这一看,就忽过去了小半个小时。

手中的第一册手稿,是阅览了大半。

手指夹着手稿页,陈东杰心里大体对杜老在信中推荐来的这部作品,是有了初步的心理评价:单从面前这部小说来看,这支年轻的笔杆子有力道有潜力!难怪文艺报艺术部的杜老,会给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做背书,并希望在时间来得及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一期的十月刊上发表。

从这个小说的思想性而言,完全是比原本计划这期刊登的短篇、中篇小说要优秀许多。

合上书册,陈东杰在其他几个编辑眼巴巴的眼神里,将五册手稿尽数收拢到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