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陈氏文学奖的影响力(1 / 3)

在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发表后,各国的朝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讨论。

时值卯时,晨光熹微中,魏国朝廷内的金銮宝殿已然灯火通明,文武百官身着华服,依照品级序列鱼贯而入,纷纷站定于自己所属的位置。群臣之中,有手持奏章者、有窃窃私语者,但今日不同于往日,他们的话题焦点集中在了近日流传甚广的那些主张开放、反对封锁的檄文之上。

一个大臣首先打破了朝堂上的静谧气氛,他朗声诵读了一段文章中的精辟论述,并表示赞同其观点:

“皇上,当今之世,闭关自守只会导致国力衰颓,唯有广开门户,互通有无,才能富国强兵。”

紧接着,几位颇有名望的大臣纷纷响应,他们以本国农业发展受限、商业交流受阻为例,阐述了封锁政策对魏国长远利益的损害,并大胆提出应当调整对外策略,倡导贸易自由和文化交流。

……

与此同时,在齐国朝堂之上,同样是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吕尚端坐龙椅,目光威严却深藏思虑。

一位大臣率先引述了近来热议的文章内容,指出封闭边疆不仅阻碍了商品流通,更削弱了国家软实力的输出。

随后,许多官员争相附议,其中户部尚书更是详尽列举了齐国因封锁而导致的商船稀疏、关税锐减的事实,恳请朝廷重新审视现有的边境管控措施,力求恢复繁荣昌盛的商贸往来。

各国朝堂之上,原本或保守或激进的声音此刻汇聚成一股潮流,指向同一个方向——通过更加开放的姿态,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意识到,固步自封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格局,唯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内外交流,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场围绕开放与封锁问题的朝议,无疑将对魏、齐两国乃至整个大陆形势产生深远影响。

在各国的朝堂与民间,原本持反对态度的官员和文人,在仔细研读了陈氏文学奖得主们的文章后,逐渐开始反思自己原有的立场。

他们虽然并未被直接收买或受到利益驱使,却因对陈氏文学奖这一权威象征的高度认同而深受触动。在他们心中,陈氏文学奖宛如一座巍峨的文化高山,其得主更是如同丰碑一般,代表了思想深度与艺术造诣的巅峰。

其中一位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文人,在他的书房中挑灯夜读,反复咀嚼着文章中的每一字句。他时而紧锁眉头深思,时而轻轻点头赞同。

最终,他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