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结下梁子(2 / 3)

看他们为孩子建的小人书房,心中对石羊大队的印象又加了几分。

农村的学校能弄成这样,和公社的区别也不大了。

两人心中对接下来的日子不禁多了几分期待。

另一边,没被选上老师的四位写投诉信的知青又把目光瞄准了雕像厂。

谢荣当即把人带到厂房,让她们参观泥塑、雕像的制作过程,自己决定想留在哪个流程。

四人转了一圈,哪个流程也没相中,反而看上了徐克的会计岗位。

对此,谢荣也没办法,只能把人请出雕像厂。

“我们有一个会计够用了,没必要换,你们还是另谋高就吧。”

对于这种眼高手低的,他只能说她们还没吃到生活的苦,不明白什么叫脚踏实地。

长此以往,只会高不成低不就,蹉跎时光。

被赶出来的四个人故技重施,又写了一封投诉信,但是这次的投诉信却像是泥牛入海,半点音信都没有。

眼看着春耕开始了,没时间留给她们四处磨蹭,只能赶鸭子上架。

在她们怨天怨地的时候,燕红云等人和大队里的社员们打成了一片,学着点种子,浇水、锄草、施肥。

真真切切的感受着粮食从种下那一刻起,身为农民会有的喜怒哀乐。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的最快。

眨眼间,已经是六月初。

临近芒种,山上的杏又熟了一季。

俗话说,杏子黄,麦上场,眼看快到割麦子的时节,生产大队的社员们都忙着把仓库里的家伙什儿收拾出来。

走在地头上,杨保山掐了一根麦穗,看着里面麦子差不多快九成熟了,立刻开始让人准备收割。

李厚德不懂,“为什么不再等两天,熟透了再割不是更好吗?”

杨保山笑着解释:“小麦完全熟了再割会掉麦粒,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可不是说说而已。”

“快到芒种的时候,我们每天得看好几回麦子,就怕熟过头了。有时候早上看着还是青色的麦子,西南风一刮,大太阳一晒,下午就熟透了。”

李厚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你们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的吗?”

杨保山边走边解释:“差不多吧,虽然日子可能不会精准到当天,但是就在那前后。”

“咱们老祖宗那一辈就会种粮食了,千百年来总结出的经验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