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路•其五(3 / 4)

录着上面所标注的数据,同时让助手将一些微型探测器投入海水中。

十多分钟过去了,马尔汀向邓清明询问起此处的洋流状态及暗流分布,邓清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伴随着马尔汀掌握的数据越来越全面及具体,他停下了电脑中的运算,仰起头,侧身望向邓清明:“办法……倒还真有一个。”

邓清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人,竟在短短一小时内就将数据全部整合完毕并成功梳理成体系,而且还找到了自己和丁震辉几小时都没有找到的解决方法。

秉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邓清明开口道:“什么办法?说说看。”

马尔汀一脸严肃地说道:“减小速度!”

邓清明不敢相信马尔汀所说的话,赶忙说道:“什么?我应该没有听错吧,您可不可以再说一遍?”

“减小速度!”

邓清明无法接受这个提议,说道:“可是……可是……我们要的是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海水运输到目的地啊!减小速度,不是与预期结果背道而驰了吗?”

见邓清明如此激动,马尔汀急忙说道:“你先别急,我的意思是,降低外层液体的速度。”

邓清明再次疑惑道:“什么是……外层液体?”

“你是海洋学专家,自然知道海水会在涡流的作用下被高速吸收并在外围形成杂质圈,也就是说,高密度的物质是处于涡流外侧的。”

邓清明点点头,说道:“这倒没错。”

“既然以上理论成立,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在海水进入管道前加入δ-07y,使其与海水混合。再此之后增加一个提供漩涡的装置,那么就可以使δ-07y进入水流外围。当δ-07y处于外围时,它会因为其极大的粘滞效应而放缓流速,并且它的超高密度也会使其与海水产生分割界。我计算过了,虽然提升不多,但速度还是能达到之前的1.63倍左右。”

邓清明心想——1.63倍?如果说之前总共需要24小时,那么现在来看,施工开始时,剩余的时间基本可以达到26小时左右,虽然不及预想状态,但基本已经解决了燃眉之急!

“可是,海洋生态的问题该怎么解决?”邓清明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再次问道。

马尔汀摇摇头,无奈地说道:“这个问题……我的确找不到较好的方法去解决。不过,我的助手刚刚计算过了,该工程造成的影响,如果在生物驱逐器完备并且海床足够稳定的情况下,生态恢复时间不会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