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赵尘哥哥(4 / 5)

e”

两个大孩子为了让弟弟妹妹们能够更加浅显易懂的理解英语单词句子的含义,学着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互相演了起来。

男孩子当老师,女孩子当学生。

弟弟妹妹们看的开心,学的也飞快。

就这样,两个人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再把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教给了一个福利院的弟弟妹妹。

就这样福利院出了很多小小年纪就会读故事,说英语的小朋友。

在那之后陆陆续续有好心人前来收养孩子,岁数小的孩子换了一茬又一茬,到了最后,似乎弟弟妹妹们都已经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庭,唯独他们两个,因为年纪较大,并没有哪对夫妇愿意收养他们。而他们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的弟弟妹妹。

一批又一批,只有他们两个人依然白天在学校里学习,晚上回福利院给弟弟妹妹们上课。

在福利院的孩子和院长赵婵娟的眼里,这两个孩子是类似于孩子们的启蒙老师。用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这个养育他们的地方。

福利院的所有人都非常的喜欢他们。

在福利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没被收养的孩子都是没有大名,只有小名。

因为他们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要被新的父母收养,第一步肯定就是不能有自己的名字,要不然人家干嘛要替别人养孩子呢?

这是人性的丑陋,却又是血淋淋的事实。

这两个大孩子渐渐的到了可以自力更生的地步,特别是男孩子,已经可以做到各种事情亲力亲为。

而另一个女孩子似乎还没有长开,力气也不大,总是需要男孩子帮助,长得也还是一副孩子的模样。

不过女大十八变,发育的慢一些也是正常。

院长赵婵娟觉得两个孩子都是上初中的年龄了,不能再用小名来称呼。最主要也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也不会有夫妇会选择收养了。

就这样赵院长有一天把这两个大孩子叫到身边,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想要叫的名字。

两人都说请赵院长赐名。

赵婵娟心里满意的乐开了花。

于是给两个孩子许了自己的姓,都姓赵。

至于名,就从唐宋三百首里随便翻了一页,随手一翻,正好映入眼帘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登三台言志》。

里面有一句: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

就这样,这两个孩子的名字就定下了。

女的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