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以登州港最负盛名,登州港历史悠久,海洋文明气息浓厚,到唐朝时期已发展为北方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港口,可惜从唐至宋这短短的几百年,登州港经历了由极盛至极衰的剧变。
宋人或许会忘记登州港,但是李南可不会忘,所以他安排好的退路就是据守登州,等待帝国皇家海军前来接应,只要帝国远征军上了海船,那宋国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种师道和李纲得到徽宗的旨意后,率领十五万宋军紧追李南,同时另一路统兵大将刘延庆,征召各处州府驻扎的厢军,共计十五万人,堵截住了帝国军南返归路。
对于这三路追缴自己的宋军,李南理都没理,只是命令全军日夜兼程,直接抵达了登州城。
以为处于偏远之地的登州知府,万万没想到帝国军会突然来到此地,顿时被吓的屁滚尿流。
按照宋国官吏的一贯作风,这位知府大人没有任何据守城池的打算,而是连夜收拾细软,带着家人逃命去了,听说因为急于逃走,还摔坏了一条腿。
当李南率领的帝国军来到登州之后,见到的就是一座城门大开,并且没有一兵一卒防备的城池。
瓦迩侦查后发现海边并未有战船出现,这个时代在无垠的大海中航行安全度不高,又没有任何天气预测系统,所以阿莎的船队并未依约到此,也算是意料之事。
既然如此,李南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先是发布榜文安抚登州百姓,随后全军休整几日后,便开始收集滚木石,在城外挖掘壕沟,做好抵挡宋军攻击的准备。
得知李南占领了临海的登州之后,种师道、李纲和刘延庆顿时放下心来,因此并未急着赶路,而是稳扎稳打的缓缓包围过来。
数日后,共计三十多万的宋军来到了登州附近。
三十万人那真是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尽头,种师道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并未急着攻城,而是在城外立下了无数的营盘。
次日凌晨,三路宋军方阵缓缓向登州城的南门靠近,望着这些毫无士气,队形参差不齐,装备也极为差劲的宋过大军,李南微微摇头。
家大业大的宋国经过徽宗赵佶的多年败祸,西军和河北军中的精锐已经消耗一空。如今剩下的都是疏于训练的禁军和厢军,虽然有种师道和李纲这种有真凭实学的将帅统领,但时间尚短,还没有太大的改变。
至于刘延庆征召到的那十五万厢军,更是烂到了骨头里,看到他们手中锈蚀的长矛和木牌,李南都担心那种兵器会自己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