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水西岸,汉军最后一只成建制的军队也撤退了。
半个时辰前,有皇甫嵩军团的溃兵游过颍水,投到了朱儁军团。朱儁等将终于知道了皇甫嵩军团的始末。
皇甫嵩生死不知?对岸的泰山军竟然来了?
之后,越来越多的溃兵到来,更多的战场细节为朱儁等人得知。最后众将商量了一下,承认了此战,汉军再没可能与颍阳的太平军对战了。
但关于撤往哪里,众将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尤其是护军傅燮坚决要和左中郎将部靠拢。但其余诸将都不同意,可以这么讲,皇甫嵩的中军校尉赵融独自抛弃朱儁军团的行为,已经让孙坚等悍将对左中郎将部充满了不信。
而朱儁也不想回兵,那是失败。与其撤往后方受朝廷申饬,不如继续挺近汝南。在那里连接当地豪势,直接攻击黄巾军的后方。到时候再吸收淮泗一带的郡县卒,还是能再杀回来的。
朱儁这个决定,诸将都没有异议,尤其是孙坚对淮泗地区非常了解,更是支持。至于,护军傅燮再不是不同意,主帅决定如此,也只能遵命了。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换源,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就这样,半个时辰后,朱儁拔营而走,连战场都未打扫。
之后,无论是西岸的汝南黄巾还是东岸的颍川黄巾,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了。汉兵退了,留下了满战场的辎重。
那还等什么?抢啊!
颍水东岸的战场辎重和俘口自然都是颍川黄巾的,这个自然没疑问。但是颍水西岸,就有点争抢的意味了。
泰山军虽然在后方横扫汉军,但到底是人数少,一方面还要继续追击敌人,是以大多数辎重也只是留在了原地。
原先汝南黄巾内部还在隐隐争夺渠魁的位置,但当何曼将黄邵就出后,就没什么悬念了。
黄邵本就有先渠帅彭脱的遗命,这事是彭脱临死前当着所有扈兵的面交代的,想要撒谎非常难。之前最早赶到的何仪不是没暗示过几个扈兵,许诺了很多,但最后知道所有扈兵都知道,才作罢。
有众扈兵左证,黄邵在名义上就是汝南黄巾新的渠帅。而且在实力上,黄邵也不弱,先是何曼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边,然后两人找到了刘辟,许诺了一些东西,刘辟也站在了黄邵这边。
对渠帅位置有想法的是何仪和龚都,但二者又不和。至于最后还有一健将吴霸,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