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睡得暖暖呼呼的。
现在这些战士一停下来,就把脚上的皮靴脱下来放在篝火边烘烤,没一会儿水汽蒸腾,周围立刻出现了一股稀奇古怪的味道。
等到皮革马靴里,内衬的羊毛毡被烤干之后,战士们的双脚也烤热乎了。
他们把一小块儿羊油在手上碾开,薄薄的涂在脚上,防止皮肤冻裂。再把暖呼呼的靴子穿上,这时锅里的肉粥也快熬好了。
在他们中间的篝火上挂着一个小铁锅,那里面煮的是几把面粉和盐,同时还有两把蒙古人大名鼎鼎的野战干粮“布勒剌”。
这东西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极其高效的压缩干粮,在蒙古军队里号称“腰间挂着一头牛”。
这种“布勒剌”的制作,一定要在冬天开始。因为只有零下二十度以下的温度,才可以保证制作它的牛肉不会**变质。
蒙古人在宰了牛之后,将所有的红肉剔下来不带一点脂肪。他们将这些一块块血淋淋拳头那么大的生肉挂在外面,让寒风冷冻风干。
这个过程通常要长达三年,直到把牛肉晒得只剩下原本的五分之一大小,彻底变成纤维状态才算完事儿。
之后蒙古妇人会把这些比石块还硬的风干牛肉,用木锤锤散,让它变成一条条麻绳般坚硬而纤细的纤维。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这些牛肉纤维放在木臼里将它们杵实。做好后的“布勒剌”体积和重量,只相当于新鲜牛肉的十分之一不到。
牧民将他们装在牛膀胱里,变成一个个人头大小的包裹,就可以带着它四处征战了。
据说这种“布勒剌”,一个球里就可以塞满一整头牛的红肉……当然这肯定是夸张了。
但是蒙军作战时,一个这样的球可以供十个蒙军连续食用七天,这却是在历史上有过明文记载的。
如今的小铁锅里,就被撒下了两把这样的“布勒剌”。牛肉纤维在滚水里会迅速地膨胀泡开,很快就会混合锅里面的盐巴和面粉,变成一锅粘稠的肉粥。
这样的粥,每一个战士都会分到一碗,再配着他们马鞍子底下那块肉糜一起吃,这顿丰盛热乎的食物,立刻就会让这些战士们身上暖烘烘地充满力量。
说到那块肉糜,现在已经有些急性子的战士忙不迭的把它拿出来,放在火上烘烤了。他们的目的倒并不是把这些肉烤熟,而是简单把它加热了一下,就立刻从上面撕咬下来向下吞咽。
这种肉糜是蒙古人行军时经常吃的食物,他们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