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有一座城叫邺(3 / 4)

百五十多年,搞得中原的诸侯都不知道北燕还健不健在。

不对,现在不用刻意称呼北燕。原因是南燕在晋国清算卫国的时候,像呼吸那般平常地给灭了,还是没有冒出一点涟漪的那种。

他们进入“黄父”以后,再往东全是智氏的势力范围。

说势力范围,主要是还有一些城邑不直属智氏,有相当数量的附庸贵族存在。

不独智氏是这种情况,卿位家族的势力范围内基本都是类同,其中最为难受的应该是魏氏和韩氏。

魏氏有凡氏,也就是改成凡氏的原范氏残余,凡皋夷当家作主的那一支。

凡氏在晋国南部有四座城邑和近三十个“邦”,以军事实力能够集结起至少一个“师”的兵力,大环境下很弱,比起其他非卿位家族则是很强大了。

韩氏有解氏和张氏。这两个家族都是中等贵族中的老牌势力,实力方面有起有落,现阶段解氏征召起三个“旅”不成问题,张氏怎么都能征召出四个“旅”以上。

说到张氏,他们本来是想投靠智氏,一波新的势力范围划分之后,张氏落在了韩氏的势力范围内,私下跟智氏联络达成一些意向,归属却是划给了韩氏。

张氏那是没得选。封地不在智氏范围内非要投靠,智氏不会答应,韩氏也不会给张氏好脸色。

智申和智瑶来到“邯郸”。

也不知道应该说天公作美还是不作美,他们刚安顿下来就下起了雨。

“新城以何作名?”智申为这个头疼了不是一天两天。

智瑶还真的有很认真地想过,思来想去选了两个名字,分别叫“邺”和“智”。

历史上的邺城当然不是在智瑶选定的新城所在地址,智氏在这边的新城是“邯郸”东南面,历史上的邺城在“邯郸”西南面。

只是,谁出生得早就拥有优先命名权,后来者顶多就是修改。

选择“智”来作为地名需谨慎,一旦新城以“智”为名字,**意义上的味道会很重。

智瑶这一代还能根据需要挪动核心区域,到了下一代想挪就要有一大堆人站出来谈祖制是个啥玩意了。

所以,某座城或某块地取名为“智”,对智瑶来说可不能瞎搞,不是已经有了一个“智”城的因素,重名在当今很普遍,主要是**因素,像智瑶就无法轻易舍去晋国西部的“智”地。

智瑶答道:“便以‘邺’为名罢?”

现在取名需要讲究,比如“邯郸”就是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