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德国佬的臭毛病(第四更,求订(1 / 4)

();

第258章德国佬的臭毛病(第四更,求订阅)

4000根电子真管以及其它的相应的材料,需要多少钱?

大概也就是三四万美元。

可就是三四万美元,让人类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从38年推迟到了46年。

早在1938年,楚泽和他的朋友已经在考虑用2000个电子真空管和其他电子元件组装新的计算机。当他向一些人提出这个构想时,便被打上了“幻想”的标签,因为电子真空管的价格是昂贵的。

现在,在楚泽提出这一设想后的第一时间,就被上报到公署。

“给他所需要的一切。”

在得知康德拉.楚泽需要几千根电子管和大约十万元左右的试验经费后,李毅安直接了当的做出了批示。

尽管康德拉.楚泽并不在柏林提供的那份名单之中,但却在李毅安的名单里,或者说,是少有的几个他能想到的德国科学家,没有办法——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电子计算机之父。

与美国的同行不同,生活在纳粹德国统治下的他,既无从得知有关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无法得到大学或者**机构的资助,只能在卧室里孤身一个人开始漫长的研制工作,在黑暗中摸索前进。

他的研究是有回报的,从电动机械式的V1到采用电磁继电器的V2,再到V3。楚泽发明的V3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编程语言的计算机,也正因如此,很多人曾假设,如果楚泽不是生活在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他可能早就把V型计算机系列升级为电子计算机,世界计算机的历史将会改写。

这个念头不过是一闪而过,虽然不懂得技术,但是李毅安还是知道,技术上的事情,有时候是急不得的。尤其是这种开创性的技术。

结果他们倒好,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在这里洋洋得意气。

“到底是Z4,还是“ENIAC”呢?”

就是这些精益求精,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的家伙。他们总是从工程学从各个方面去想要最好的,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现实的需求。

然后,电子管变成了廉价的继电器。

而这群人呢,却把简单的东西给复杂化了。

“是的,12马力两冲程单缸柴油发动机,按照你的要求,在设计时尽可能对结构进行了简化,它的零件数量比道依茨的单缸柴油发动机减少了25%,工时降低了20%,成本上……嗯,预计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