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布置大典之事甩给赵旻,正事便已议罢。
时已近酉时,俗称饭点儿。
于是乎,刘协兴冲冲地赐宴…
【作者题外话】:哈哈,不知不觉中,苟哥赵旻居然已成了这乱世屈指可数的大诸侯之一。
关键在于,其人还是高举“奉主上以从民望”义旗的汉臣…
我呸!这厮真不要脸!
首发&:塔>-读小说
因赵旻连战连胜、且皆为大胜之故,便连袁绍也不得不暂时忍气吞声。
当然了,主要是因为赵旻在官渡落幕时,给足了袁绍面子。
再次强调一下:
在两汉魏晋的语境下,所谓的“寒门”、“庶族”、“单家”等词汇,并非指代穷困潦倒的贫民,而是指代“中下层地主阶级”,与后世的贫**之家有根本区别。
而到了东晋南北朝时,百姓干脆代指门阀…
所以,云某这等**民,别说南北朝,就算在两汉,居然连“老百姓”这三个字都高攀不起…
再多说几句:
“高门、寒门”,“士族、庶族”,“大姓、单家”之间的对立,并非单纯以“财富”或“血统”为划分依据,而是以“现实的门第族望”,尤其以“是否有传家经学”为依据。
换言之,汉末的“贵**”,是一种“财富兼文化”层面的区别。
仅有财而无文化,那就是曹操家。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财尚可但无文化,那是孙坚孙策父子家。
穷且无文化…好吧,难怪刘备要当刘帮主!
没毛病,曹孙刘三家都没有经学传家,虽然曹操本人及其人俩儿子都是文豪。x33
刘备和孙策文化水平确实都不高。
这里再说一说州牧、郡守与当地望族的**生态。
首先强调一点!
汉末郡吏、已经形成世袭制。
“人才选拔池”被州、郡、县的地方豪强把持。
由于“三互法”的存在,所以郡县长官往往是外乡、外州人,而“郡吏”则由本地冠盖充任。
注意:“三互法”即本郡人不得任本郡郡守,本州人不得任本州州牧。
且此限制扩大到妻族。
即不得担任自己出身和妻族出身的地方州郡长官。
阅读汉末三国史料时,会发现州牧、郡守名为长官,却往往“位在备员”、“清谈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