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过后,不过四五日的功夫,皇帝的书案,就被雪花般飘来的弹劾给淹没了。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迟到了半个月的,两位王爷和季州牧的陈情书。
皇帝原本已经平静的心,再起波澜。
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离都城近些的官窑,快把窑炉烧化了,都供应不上皇帝的杯碟。
哪怕是吃,也没有吃那么快的啊!
负责烧窑的官员,私底下偷偷跟自家婆娘儿说,皇帝上辈子肯定是把茶叶,不然不可能对茶器有如此深仇大恨。
弹劾的文书实在是太多,皇帝只看了表层的奏折,往下就不看了。
不继续往下看,并不是因为皇帝有多袒护被弹劾的三人,而是皇帝越看越觉得头晕目眩,他觉得再看下去,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他做皇帝也这么多年了,就没遇到过有什么人,可以被那么多朝官,地方官集体弹劾的。
看来这次,他那俩倒霉儿子,的确是踩了人家的尾巴,碰了人家的底线了。
皇帝若有似无的嗤笑了一声。
其实如今大荣朝大部分的粮食在哪里,皇帝心里清楚的很。
可他是皇帝,又不是玉皇大帝,神仙手里都会有精怪逃脱出来作怪,更别说他也不是什么神仙。
皇后出身陈郡谢氏,族中能人辈出,大荣朝大部分的粮商,皆与谢氏有瓜葛。
另有副相左文言,虽出身不算显赫,却在江南坐拥良田二三十万亩,还垄断了南方不少地方的粮食买卖。
再有户部丘正奇,日日哭穷,月月诉苦,年年喊没钱,可大荣朝的常平仓和义仓,以千计。这里头到底有多少是满仓的,多少是货不对板的,别人不知道,丘正奇却清楚的很。
不然大荣朝也不会有开遍各地的顺天粮铺了。
那铺子,据皇帝所知,幕后主理人,应该就是丘正奇。
以上这三个,还只是皇帝身边,几乎日日见到的人。
那些见不到的,躲在暗处的,皇帝也并没有去细查过。不是他不想查,而是他不能查。
大荣朝有一千多个县,各地官员都很有限,想要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当然也不可能仅靠官衙。氏族门阀,豪门派系,都是大荣朝施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一环如果出了岔子,或者有人存心作梗,皇帝的烦恼,会比缺钱缺粮更大。
所谓有取就有舍,其实做皇帝也并不能随心所欲。当然,昏君除外。ωω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