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错变大功(3 / 5)

里寂静无声,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都低着头,大伙表面看上去都很镇定,眼观鼻,鼻观心,心观脚,其实很多人内心慌的一比。

朝廷征调三十万精锐平叛,原本以为可以用摧枯拉朽般的速度横扫一切邪恶和背叛,没想到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真定城下惨败,丧师十万,主将被斩。

这丢的不但是十万大军,更是朝廷的颜面,和大明的安危。

不能再败了,几乎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

齐泰和黄子澄今天都没敢坐着。

此刻两人都站在下面,齐泰等了半天没等到皇帝说话,便微微抬头侧目。

皇帝一脸严肃,眼珠也不动,在看着武英殿的大门,也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他暗暗长叹,隐隐体会到皇帝的内心压力。

朱允炆毕竟还年轻,当初送耿炳文去江边有多兴奋,现在就有多失落。

皇帝的承受能力,显然远远比朱棣差多了。

就在这时,齐泰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

他往左扭过头,发现黄子澄正在瞪着自己,然后向他使了个眼色。

齐泰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想了想后,只能硬着头皮道:“皇上,臣有本奏。”

朱允炆听到齐泰的声音,才缓缓回过神来,他的声音原本就不洪亮,这会也变的有气无力:“齐尚书你说。”

齐泰正想开口,外面有宦官跑了进来,他只能暂停。

宦官跑到皇帝身边低头说了什么,皇帝便道:“宣他们进来。”

外面马上有宦官高唱,宣魏国公,驸马梅殷、王宁进殿。

外面又同时进来几个人,分别是徐辉祖,梅殷、王宁。

加上大殿中原有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大殿里也就十个人不到。

朱允炆每次重要的事情,都是召集少数人就议定,有利也有弊。

利是减少不必要的纷争,不然一件鸡毛小事,能在上朝的时候,争上三天两夜。

弊是很容易经过少数人的判断,就轻易做出不正确的决定。

很显然,这次朱允炆召集的人有点多,黄子澄也没想到,特别还看了眼梅殷,大概没想到梅殷也会来。

朱元璋有十六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