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哲的基础太厚,自信心太强,所以他认为,就算是试烧,他的成功率也高过古人。
所以,陈文哲没法用次品材料来试手。
万一一次性就能成功,而且一窑之内成功率还很高, 那么使用了次品材料烧制成功,他得多窝心?
还有,次品材料和极品材料,虽然本质上一样,但是细微的差别,却很可能决定烧制的成败。
所以,就算是试烧,也肯定是用好材料最合适, 这样烧制成功, 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就是因为这些想法,陈文哲所使用的原材料,就全都是高价从国内进口的优质原材料。
如果烧制失败,损失还是挺大的,不说他浪费的时间,只是这些瓷器的原材料,就价值不菲。
也就是他有钱,还能有其他一些意外收获,要不然,这样烧窑他得亏死。
至于意外收获,肯定是其他红釉瓷器。
陈文哲是一边学习,一边烧制,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即烧制汝窑瓷,也烧制各种特色的梅瓶、胆瓶。
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学习烧制中华红瓷器的过程当中,他可以说已经把历代红釉瓷都学习了个遍!
特别是对于红釉了解和烧制, 他已经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程度。
这种用含铜物质做着色剂, 经还原焰烧成的红色瓷,虽然都被称之为铜红釉。
但是,不同朝代的红釉瓷,烧制起来还真就不一样。
而且与青瓷以铁为着色剂不同,铜做为着色剂的烧制工艺难度更大。
如果温度和烧制气氛掌握不好,铜就会发黑、发绿或是挥发掉无法显色。
当然,这是坏事,但是掌握了通原色呈色的规律,在这里就可以让瓷器烧制成绿色,这就是窑变。
陈文哲就是通过这一点点信息,不停的归纳、学习,同时也在完善各种瓷器的制造工序。
现在他只要制作一种釉色,就肯定要从头到尾,全都熟悉一遍,制作一遍。
就像是红釉,最早出现的年代,业内争论较多。
有说唐代,有说宋代,无论最早出现于何时,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 直到明初才真正创烧成功。
就是从此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