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小民于水火之中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要我说,既然咱们老总不办事,还不如让刘总办把咱们来一管!”
兵营里,几个军汉正闲聊天。
“把咱们一管?你说的倒挺轻松,把咱们一管,那刘总办来了,能任用咱们这些翼青将军的老人?”
“那咋办嘛,这当兵打仗,当兵打仗,自己人跟自己人没少打,怎么本子以来,就怂咧?”
“不一定是个坏事情,真要开兵见仗,把你**的打死咧,你家里头的娘们儿怎么办?”
跟底层士兵们聊的不同,一些青年军官的思路更开阔,脑子更灵活,想法也更多。
这种人,竟然在老靳的侍从团里也不少。
说到底,新潮流对旧潮流的裹挟是无法避免的,很多人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物质实力加文化产品才是王牌组合,这里面还要注意本土化改造会导致的偏差。
例如圣诞节,老外不遗余力的推广始于当年的使馆舞会,帝京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们无不以能拿到门票为荣,然后这个节日就在那些高校中流行开来。
晚会上最受欢迎的一般是外语系的同学,当然也得分情况,那些山老巴子考上来的口语不行,不受欢迎,最好是外交官家庭出身的,最次也得是个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里面穿一件衬衫,外面套一件窄口毛衣。
学着老外的样子打招呼:眼睛瞪大,眉毛上挑,苹果肌紧绷,嘴巴夸张的咧开,“hi~”
嗯,就是这个味儿,那叫一个地道。
要按着这个路子走下去,精神阿美莉卡人说不定还会更多一点,但后来就变了味儿了,谁也没想到,这么好的文化输出路线,最后输给了企鹅空间。
当小学生们争相发布自己收到的贺卡和“平安果”或“平安梨”或“平安香蕉”,圣诞节就不可避免的带上了龙国特色。
买东西!
其实在农耕社会的每一个节日里,都是长久以来积攒带来的一波消费场景,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
当商业社会对传统基因进行渗透的时候,买东西往往又伴随着更多的想法......
于是,炮火连天之夜就诞生了,圣诞节彻底被玩坏。
有人就要扯远了,说哪有什么阴谋,什么文化入侵,人们只是希望多一些庆祝的机会。
这话说的对也不对,的确是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人们才有功夫弄这弄那,不然你搁八十年代问你妈要钱说我给同学买个蛇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