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一听,立刻站起,扔下几锭银子就走。
七人走了一会儿,便来到一个大镇,买来几匹马继续向南行。
昆仑四友和牡丹花使虽然不会骑马,但缓缓走了一阵后,便掌握了驾驶技术,双腿一夹马肚,奔跑起来。
李展在旁赞叹五人悟性之高。
跑了一个多时辰,前面一条大江横在眼前。
来到江边,几人四处寻找摆渡船只,找了半天竟一只也没有。
七人正焦虑的时候,就听远处一人悠悠唱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条小渔船从岸边芦苇中划出来,一个渔翁戴斗笠披蓑衣,缓缓撑舟而来。
书友一见此景象,便摇头晃脑地道:“初唐四杰之一的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的,肯定也是受此景的启发,只可惜我晚生了几百年,不然哪里轮到王勃那老小子写出这样的诗。”
另外三老都说道:“尽吹牛,这么多年来,也没见你写过几句诗。”
李昊,牡丹花使还有李展都是紧张赶路。
突然遇到这样的良景,心境瞬间宽敞空灵起来。
“要是能像这人一样无忧无虑,那该多好。”
李展高声道:“喂,快撑船过来,送我们过江,我们会重重谢你。”
划船之人闻声,撑船将船转过头来,划向七人。
等小舟靠近众人,李昊飕地抢先踏上小舟,书友见情形也要凑上,船家摆手道:“舟太小,只能渡一人。”
书友一肚子不高兴,却也无奈。
李昊笑道:“这就叫先下手为强,哈哈。”
众人也笑了,心想这书友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和小孩子抢先赌气。
众人说笑的时候,船家撑舟离岸已有十多丈。
李昊猛然发觉,江边为何找不到船只,偏偏这条小船正好出来。
船家用力一撑,小舟顿时如离弦之箭,飞快顺流而下。
李昊和岸上众人都惊呼道:“错了,我们过江,不是往下游走!”
船家哈哈大笑,一手扔撑舟,一手揭下斗笠说道:“我没搞错,是你们搞错了。
李昊一见船家的脸,失色道:“江波,你怎么在这?!”
岸上昆仑四友飞似地沿江追来,江波冷笑几声,撑船行得越来越快,把昆仑四友远远抛在李昊后面,慢慢变成四个小黑点。
李昊心中害怕不已,却心存侥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