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夕阳似火,恍惚之间,残留在空气里的夏末暑气又再次汹涌起来,重新感受到盛夏的喧闹。
蓝夏机场出发大厅门口,熙熙攘攘地拥挤着密集人群,里三层外三层,井然有序却又摩肩接踵地散落在前方空地上,尽可能避免耽误乘客们的进出道路,却又不断在周围打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其实,今天是蓝夏电影节的倒数第二天,也就是主竞赛单元最后两部作品登场的日子,人们的注意力依旧围绕着电影宫打转,好奇着并且期待着,看看是否还有作品能够将今年的狂潮进一步推向极致。
等待夜幕降临,评审团们就将进入闭关开会模式,一直到讨论出今年各大奖项归属为止。
电影节,正在走向收尾,同时也正在走向高潮。
按道理来说,记者们和观众们应该全部聚集在电影宫附近才对,但意外的是,机场成为了热门景点——
因为陆潜即将离开蓝夏。
这正常吗?
可以说正常,却也不正常。
一般来说,剧组在电影放映结束以及后续采访全部结束后,他们都会离开,很少很少有人会一直逗留在原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三大电影节才有了“召回”文化——
得奖作品的剧组,应该都会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返回现场。
有时候是整个剧组成员,有时候只是导演,有时候则只是演员团队……等等等等。
然后,人们就能够通过召回剧组的身影来罗列名单,进而对得奖名单做出预测,揣测各大奖项的归属。
特别是蓝夏,因为转身就是塞卡,两个电影节之间仅仅间隔一天。
早年,剧组登陆蓝夏,结束工作后就立刻前往塞卡,无缝衔接,繁忙到脚不沾地的密集行程是普遍现象;到了最近几年,选择塞卡而放弃蓝夏的剧组渐渐增多,但类似的风潮依旧是蓝夏的一道风景线。
但是,在这里,也有一些例外。
最后两天、最后三天登陆电影节的作品,在首映式结束后还有大量采访任务,不见得能够立刻离开,甚至可能在闭幕式当天还有采访工作的预约,自然,他们往往就会继续逗留,并不着急离开电影节。
另外,还有一些小众独立电影剧组,即使登陆三大电影节,也面临发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