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皇帝翻开书本,那叫一个惊为天人。
哈哈哈,吼吼吼!
弘治皇帝把书塞进怀里,满眼小星星的看着李牧:贤婿,不愧是咱大明的小吉祥物!朕很看好你,你的路越走越宽了!
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几个部分。
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历史上记载,弘治皇帝和朱厚照都瞧不起八股文,几次要废除八股都没成功。
原因很简单,这种写法十分古板,多一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全都是满篇废话。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因为四书五经里面字数有限,各级各类考试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的题一般是不能再用的。
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
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
但是,八股文也不是没有有点。
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曾经写道: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欧宁姐八股文拿高分的。
所以,现在弘治皇帝明白了,也懂了。
老子为啥要废除八股?
惹人骂不说,祖宗的棺材板都按不住。
还不如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慢慢的图之。
“好贤婿,你接着说。”
弘治皇帝一抖衣袖,意气风发,“说得好,我去和我三哥那,给你讨个爵位也不是不可能的”
“爵位?可拉倒吧!”
“就我干的事儿,足以博取一个县男了,他只给我一个不入流的西山守备。”
李牧一脸不屑,“但既然说了,那我就是说到底吧,反正是利国利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