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能限制敌人进攻的频率。
待到新大陆军团的战士们顶着一轮又一轮排枪集火,终于从缺口杀进阵地,他们很快就惊恐的的发现,总是还没等到身后的援军赶上来,他们就已经被阵地里的守军三面合围了!
吸取鹰角城之战的经验,在第一道防线浪费了大量时间的路德维希,将第二道防线改成了一個个相对独立的小型据点,士兵们以排和连队为单位,组成相互交错,倾斜的火力覆盖面了;并不是直线,而是近乎半圆的梯形——类似只有半边的空心方阵。
只要突破第一道防线的新大陆军团士兵们爬出堑壕,立刻就会有至少两个步兵连的火力“热烈欢迎”,零零散散的队列瞬间就会倒下三分之二。
当然,极高的火力密度,换来的是频率低下;但被第一道防线和射击坡限制了进攻速度的新大陆军团,也无法立刻投入大量的兵力快速突破。
何况在防线后方还有路德维希特地准备的,整整十个炮台…尖啸的炮弹不断在阵地上炸开足以撕裂血肉的气浪,刺穿耳膜的噪音。
每一声爆炸,就是血肉横飞的“红雨”,每一轮排枪,都是濒死者最后的哀嚎。
在数轮进攻都是以扔下十几具,几十具尸体收场后,狂热的殖民地民兵也终于放弃了快速突破的想法,转而试图在第一道阵线站稳脚跟,集中足够多的兵力再尝试进攻。
然后,他们就掉进了路德维希的第二个“圈套”。
那看似坚固的堑壕,绝对不算宽敞,易守难攻适合绝地反击的阵地,恰好处在居中四个炮台的覆盖范围之内——并且是恰好能够将炮弹落在阵地内,绝不会“伤及无辜”的区间。
“轰——轰——轰——!!!!”
如雷的炮声震荡大地,裹挟着金红色的“死亡之墙”在土坡的前方骤然升起,骤然间打断了新大陆军团的进攻。
这还不算…就在炮击开始的同时,被“击溃”的圣战军再次从阵线的后方袭来,踩着炸点的士兵们互相协作掩护,重新夺回了多段阵地的控制权,继续朝着躲在土坡下方的敌人扣动扳机。
将新大陆军团统统赶下土坡,躲在阵地最后方的臼炮也终于开始射击…凌空爆炸的榴霰弹,在士兵们的头顶降下火雨;炽热的**成千上万的贯入一具具哀嚎的血肉之躯,直至新大陆军团的士兵们硬着头皮也定不下去,不得不继续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