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使的斧头舞大军,就这样正式移师晋王府,而晋王的龟缩也给了山西士绅们极大的鼓舞。
这可是为了子孙后代。
这种时候哪怕咬紧牙关也要坚持下去。
不就是钱吗?
供的起。
实际上他们也花不了多少钱,之前花钱如流水,是因为他们要从中赚钱的,现在可是花自己的钱,所以紧接着一个专业团队接管杨大使的财务管理。那些士绅挑选的精明掌柜们全权负责杨大使的每一项支出,原本价格明显不合理的粮食肉类等供应支出骤降,一些原本不需要的支出迅速消失……
当然,工钱,吃饭标准,这个的确是不能降的。
他们也明白。
要想成功驱逐晋藩,必须发动整个山西百姓之力。
所以召集的人越多越好。
现在花点钱不重要。
赶走晋藩才重要。
至于花的钱,只要赶走晋藩,士绅们控制山西商业,想从老百姓身上赚回来也就是分分钟而已。
盐价涨一成半年全都捞回来。
不过因为赶上秋收,所以包围晋王府的规模没有继续扩大,就维持在三万人,实际上部分青壮还返回自己家秋收,他们的缺额由太原府本地青壮补上,包括大量卫所余丁,其实晋藩护卫的余丁也有。
赚钱嘛!
谁不喜欢呢?
不过秋收之后规模肯定暴涨。
这个秋收期间,本来也是那些士绅串联的时间,现在最多也就是太原府的,甚至太原府部分属县的都未必参与,但这个秋收期间,山西其他各府士绅会迅速被串联起来,至于他们能不能解决地方官,能召集起多少青壮,这个杨丰就不管了。
但像这种事情肯定万众一心,所以十万青壮应该没问题。
反正秋收后也没事了。
有那些士绅凑钱,杨大使就负责给他们撒钱,那些青壮负责收钱。
大家就当一场狂欢,围着晋王府的狂欢。
徐辉祖和太原的文武官员对此采取视而不见的姿态。
反正不管。
再说百姓们又没犯法,他们只是在晋王府外载歌载舞,他们有什么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