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来说清兵的威胁近在眼前,大明虽然取得了锦州之战的胜利,然却仍然被阻隔在锦州一带,并不能对他们提供任何帮助,甚至连跨海增援暂时都做不到。
所以,在**国君臣商议过后,在表面上仍然选择继续侍奉清国为主,不过因亲明派人士陆续复起,他们对清国也再没有往日那般恭谨。
尤其是三道水军统制使柳琳、副将李仁瞻与赵后亮等人归国后,作为亲历者,他们向众人讲述了锦州之战的实情。
对于大明官军中不知是哪一部的兵马,其火器最是犀利,甚至远远超过**国兵士所持的鸟枪,不但射击速度很快,且精确度还出奇的高,更是威力巨大。
最关键的还是平安道兵马节度使林庆业,其更是与这一部明军的主将,大明宣府镇总兵官张诚亲自见面交谈。
不过,林庆业只言自己是被大明宣府兵马俘虏,因该部明军主将张诚欲示恩与**,好使其不再行助纣为虐之事,停止与大明为敌,却并未对大家说出他向张诚出卖大清情报之事。
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国王李倧虽然也是心向大明,不耻于侍奉野蛮的满人,但自身实力不济,害怕遭受清国的血腥抱负,却不敢将内心想法表露出来。
而为了压制国内的亲明派势力,他不得已再次启用崔鸣吉为领议政,使得崔鸣吉的复出比历史上提前了半年之久。
可大明官军之威已经借由柳琳、林庆业等人之口,在**国内的士人圈子里盛传开来,由此也引发了国人对于大明的思念,一股暗流也开始涌动起来。
…………
而今日大清国君臣的朝会,正是为了要应对眼前的诸多问题而召开。
对于蒙古各部,就算是那些外藩蒙古,黄台吉也不敢压榨他们,只能是继续采取羁縻政策,避免将他们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去,尤其是在自己身体有恙,政权或将面临交接之际。
与历史上相比,明清两国锦州城下这一战,黄台吉并没有如历史上那般缴获了明军粮草,他这可的是赔了粮食又折兵,相当于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黄台吉虽然极力压榨着**这块肥肉的剩余价值,但也不敢做得太过份,毕竟**也是国小力弱,物产不丰,力有不逮,若是压榨太狠又怕适得其反。
就如那几个外扎萨克蒙古的汗王,他们竟然不来盛京向大清国皇帝陛下黄台吉辞行,在锦州城下就不告而别,直接率部奔回。
他们的这一举动在清国也引起了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