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再落子,李文优谋划白波(2 / 4)

人选。

就连刘宏这个皇帝,当年不也是这么被选出来的嘛,这就叫做正统大义,说白了,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刘协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笑的依旧十分和煦,“蔡公放心,我还不至于那么鲁莽行事,自然也知道想要完成此举,肯定非是一日之功。

“这也是我暂时避开洛阳的原因,而目的,无非就是不想受到更多的干扰,偏安一隅从头做起,然后验证一下这条路子罢了。”M.

蔡邕点了点头,“这么说来,那大片的烧窑和工坊,就是殿下在工商领域点起的第一把火了?”

刘协眼神里满含自信,抬手指着岭下划了半个圈子,“不错,这里就是我大汉工业、农业和商业正式崛起的起点。

“同时,也会是破除世家知识垄断,真正实现普及文化、教化万民的开端,不知蔡公可愿在此尽一份心力?”

蔡邕哈哈一笑,豪气顿生,“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这会儿的他,也终于明白刘协为什么会把自己带过来了,不是为己,而是为民啊。

于是心里对他更加钦佩了一些,“不过一人之力终究有限,我觉得还可以多邀请几人,一起来共襄盛举才对,比如刚刚赋闲下来的卢子干?”

刘协眼睛一亮,“好啊,卢尚书士之楷模、国之桢干,若能和蔡公携手并肩,必能成就一段佳话。”

心说就等你这句话了。

蔡邕和卢植本就是一对老友,再加上对方刚刚被董卓罢官闲置,还不如顺水推舟一下,让蔡邕把这一家人给接到伏波岭这边呢。

而且卢植此人,先后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能文能武且品德高尚,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所以就算蔡邕不主动提及,刘协也会等卢植举家离开洛阳时,趁机邀请对方入驻伏波岭,总好过让他隐居到上谷军都山,然后再跑去给袁绍当军师要好得多吧。

蔡邕却不知道刘协心里早有打算,听到对方满口应允了下来,心里更加高兴了。

对于这边的发展大计,也愈发关心,“殿下提到的农、工、商等事宜,邕不敢妄言,但是想要养士,却绝非几年之功就能成事,殿下最好还是做好这个心里准备。”

什么准备?

一方面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持久坚守,不让信心动摇;

另一方面,也是要防备长时间下来,会被某些世家大族察觉并针对,然后天下士族一起将这个愿景,毫不留情的直接打落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