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桶是陈庆在保卫箭筈关时发明,事实上它在北宋军队早就出现了,陈庆发明的是绳式导火索,以前都是在火药桶上插个长鼻子火药管,用烧红烙铁点燃后扔下去,容易导致火药管和桶身分家,从而变成哑炮,爆炸的成功率并不高。
但绳式导火索的成功率就高得多,尤其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双层火药桶推出,爆炸成功率达到九成五以上,而且控时非常精准,基本上做到落地即爆,没有给敌人反应的时间。
宋军在推出火药桶的同时,就开始研究怎么防范它,刚开始是设立斧手,在它没有爆炸前劈烂。
后来发现根本来不及劈烂,便又开始训练士兵,立刻卧倒,用盾牌保护头部,这一招的效果很不错,基本上能将爆炸杀伤力降低九成。
火药桶本身威力不大,主要是里面的毒钉可怕,但毒钉的四射方向都是斜角向上,只要卧倒,基本上就不会被毒钉伤害。
在去年冬天,宋军工匠缝制出了一种十三层的麻布,里面还有一层石棉,防火效果非常好,也叫做火浣布,而且它对火药桶也有很好的防护效果,这样便催生了火浣氅,每个进攻士兵都披一件火浣氅。可以防止身体被火烧伤。
但在试验的过程中,却意外发现,它还可以抵御住火药桶毒钉的穿透,这个发现让陈庆大喜,立刻大规模缝制,到目前为止,也只缝制出四千顶斗篷。
也就是说,六千攻城军中,有两千人是没有配备这种火浣氅。
他们依旧只能靠卧倒来保护自己,而攻城梯上的士兵都配备了火浣氅,他们并不惧怕火药桶毒钉。。
这也是陈庆攻城的目的之一,在实战中检验这种火浣氅的效果。
一百二十架攻城梯,每架攻城梯下面有五名火器兵,当对方的火药桶抛下,火器兵立刻大喊一声,“卧倒!”
士兵们纷纷卧倒,‘轰!’一声炸响,火药桶爆炸,毒钉四散飞射,趴在地上的士兵没有被伤害,而攻城梯上的士兵则用火浣氅裹住身体和脸,毒钉噼噼啪啪射在火浣氅上,确实没有能刺破。
有惊无险,宋军士兵又继续向上攀爬,双方在城头展开激战。、
宋军的火器兵开始反击,喷射猛火油,抛上火药桶,一只只火把也扔了上去。
城头上爆炸声不断,火光熊熊,守城士兵慌乱起来,开始有宋军士兵突破防御,冲上城头。
李成见火药桶没有见效,对方反击犀利,他心中顿时又惊又怒。
李成不愿过于效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