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平新江之乱,必先取乌鲁木齐,再取喀什噶尔,缓进急战,方可成大事。
这是钦差大臣左宗棠抬棺出征时说的话,其麾下大军也正是这么做的,在历时两年的平乱之战中锤炼了战斗力,越打越强悍。
现如今的2.6万湘军是整个神州装备火枪最充足的部队,普遍装备了以米尼**为主的西式火器,装备较为先进。
米尼**是前膛装填方式,射速慢,排枪火力密度低,相对于世界先进**已经落后了,但是在神州以及沙俄军队面前,依然是较为先进的武器。
米尼**射程远,精度高,铅制子弹毒性大都是优点,西安机器局和兰州制造局都能批量制造米尼**,能够保证军队所需。
满清的八旗军和绿营兵腐朽透了,完全不能够与西方军队相抗衡。
但左宗棠的湘军是典型的民团,由其一手训练和打造出来,在数10年剿灭太平天国和陕甘回乱的战争中,在收复新江的战争中,已经证明了强悍的实力。
左宗棠之所以敢于对伊犁河谷的俄人开战,就在于这支久经锤炼的大军,战斗力并不逊色于任何西方军队。
进江之初
朝廷准备了约8万余人的军队,钦差大臣左宗棠在精挑细选后,只率领不足3万人入江。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左宗棠的湘军,张曜所部嵩武军、徐占彪的蜀军,这些才是出征的主力。
这一部分原因是兵在精而不再多,另一部分原因是军费欠缺,无力承担更多的军队入江作战,不得已而为之。
1876年1月,当时开战在即,各省仍旧积欠陕甘军费已达2000余万两,只靠各省关协饷远不能满足西征所需。
左宗棠遂上书朝廷,援引沈葆桢为台岛防务借款之旧例,请求借洋款一千万两。
不料遭时任两江总督沈葆桢极力反对,几经波折,清廷最终下诏,令户部拨款200万两、各省协饷300万两,准左宗棠自借洋款500万两。
但筹措军饷仍为不足。左宗棠后又先后两次为西征军筹借洋款,总计向向洋商借款1375万两,另向华商借款846万两。
再加上胡光墉独家代理陕甘及两广地区进口煤油生意,这些年来所获的巨利,左宗棠毫不犹豫的拿出来450万两补贴军费。
拿自己的钱贴补军饷空额,这一举动世所罕见,这才是左宗棠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经过一番艰难运作后,进江大军才能够武器枪弹充足,后勤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