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说要让他发现什么问题,而是要引起各个官员的重视。
只有官员重视某个问题了,才能更好的促进农耕的进步。
在这个时刻。
哪个县府的县丞要是坐在府衙里面喝大酒,他保证拔其一层皮出来。
决不轻饶。
在秦国可没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
平地棱的事情也很重要。
因为私有化田地的情况,每户田地的情况基本上都是散块的田地,同一平面上半部为水渠,水渠下面是一两亩的田地,田地与田地之间用四五尺宽,四五尺高的地棱隔开,各自认自家的田地。
而上下地之间,则是围绕着一整个平面水渠,水渠绕到尽头再折返回来,在下一个地棱处回流过来,往返反复,形成了一大片的田亩。
而现在平整的,主要就是一个平面内的田地,然后在最下方修建一丈多高的地棱。
这自然是为耕种之后的浇水做准备。
在这方面,甚至不需要朝廷明令去修建。
只要是种田百姓都知道及时的处理地棱的问题,而在一个田地之中,上有进水口能及时断水,下有出水口及时泄洪,堤坝后背的土不能取,在修建堤坝的时候需要往土棱土里面种一些唆草,唆草根系发达可以有效的加固地棱,这些对常年耕作的百姓来说,是最基本的常识。
再者!
这可不是在高耸的荒山上开田,需要弄成阶梯状。
这里是关中平原的边角,有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处在一个平面上的土地。
自古以来!
百姓选择住址和耕地的时候,都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水二山!
依靠水资源充沛之地选择良田,有水才能有田,而水往地处流,没有人傻到将田地开垦在高山上面,没有水长个屁。
将居住的地方修建在山脚,半山腰,高处,这能有效的防止水患和有效的开垦耕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见到此情此景,嬴城不由的就想到了这句堪称极其经典的悯农二首诗。
虽然对秦国秦国来说。
亩产量相对后世而言,无论是小麦水稻这些,都相差甚远。
但只要是耕种的事情。
就有一个铁一样的定律。
没有天灾之下,一